电动车的魔幻与现实 一场展会暴露无遗
作为国内规格最高的电动车展会之一,南京展本不应该缺乏关注度,但从展会的前前后后来看,南京展可能已经有些后劲儿不足了。
雅迪没来,爱玛没来,新日没来,绿能没来,立马没来,大阳没来,小牛没来…… 从参展商规格来看,五个头部电动车品牌有三家干脆没来,有些算不上头部但也是知名的品牌也只是买了一些广告位,并没有实际参展。有消息说,大厂展示样车后,两个礼拜后市面上就能看到模仿者,大厂已经被抄怕了。
从现场大同小异的各个品牌电动车中,我们愈发觉得,这种说法应该是真的。 还记得当年小牛N系列新车发布后,两周之后市面上就出现了模仿小牛天使眼大灯的车型,本次展会上这样的车依旧被堂而皇之地摆在了最醒目的位置。
观众的流量同样值得关注。从主观感受来说,今年来南京展的人数比年初天津展和去年的南京展都要少,虽然我们没有拿到本次展会的观众人数统计。至少我们在提前两天预订展馆周边的酒店时没有遇到任何无房或者涨价的尴尬,载我们的出租车司机甚至都不知道这里究竟在开什么展会。
而进入到展馆后,大品牌都在争取最大的展位,展示最多的车型,用分贝最大的音响,请明星找模特,抽现金画大饼,用尽可能一切的方式,让更多的经销商来到自己的展台。销售经理把“上钩”的经销商稳住之后,展馆外等候多时的大巴车会把他们拉到工厂,好吃好喝招待是少不了的,然后就是各种宣讲,最后一定是签协议交钱订车,然后一切结束。 一切的一切,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就是为了铺渠道,就是为了卖车。 “拉拢经销商的过程一定要简单粗暴,越浮夸越好,这样最有效;展示技术最不划算,大家都半斤八两,经销商感觉不到,消费者更感觉不到,钱花了没办成事儿,这个绝对不可以。”一位资深电动车展会承包商朋友如是说。 这就是电动车行业的现实。
当年有人在自行车的基础上加装了一套简易电力驱动装置,这就是电动自行车的原型。实际上,如果你的动手能力够强,你完全可以在家把一辆自行车改装成电动车。 “这个东西(电动车)完全没有技术含量,所有的零部件都是现成的,采购价格也基本上都是透明的,自主研发投入产出比太低,也容易被抄袭,所以大家表面上都说自己有核心专利技术,其实还是靠供应链。”一位在电动车行业里混迹多年的朋友如是说。 于是,我们在展馆外就看到了很多不知名品牌(甚至没有资质没有品牌的小作坊)的车型,同等配置条件下,价格绝对比你在展馆里看到的那些都要低。 “毕竟能进馆里的,都是交了钱的,都要打品牌打广告的,这些都是钱,XXX弄那么大一个展台,又是请明星又是请模特的,怎么不得烧个大几百万,我们这是直接厂家对消费者,B2C,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所以便宜。”一位操着河南口音的大姐极力向笔者推广他们的电动三轮车。
她说的是实话,但这也只是事实的一个面。我相信,如果你买了他们的车,这辆车的使用寿命多半不会超过一年。 在大姐身边,除了卖电动三轮车的,各种电动自行车、老年代步车、各种零配件的商贩也都在路边摆摊等待着属于他们的生意。 与展馆内相似的是,如果你忽略它们的品牌,你完全找不到它们之间的差异。 与展馆内不同的是,外面的这些,它们大多只有一个厂名和联系方式,没什么品牌。 在等车的间隙,我也用不太熟练的河南方言与另一位操着河南口音(听着应该是),展示推销电动车的小哥聊了聊。
“恁这个车用的是啥电池啊?能上牌不?” (编辑:清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